2010年,北京金隅加氣混凝土有限公司加氣混凝土制品全年完成總量達到60萬m3以上,并且實現全產全銷,下半年產品甚至一直脫銷,目前繼續保持供需兩旺的局面。
北京金隅加氣混凝土有限公司是北京乃至華北地區加氣混凝土制品龍頭企業,該公司的景況是加氣混凝土制品市場的縮影。
北京地區加氣混凝土市場發展一直穩中有升,近年來升溫很快。北京市是國內每年開復工面積較大的城市,近兩年每年開復工面積預計穩定在1.4億平方米左右。
作為新型墻材主導產品之一,國家多年來一直大力倡導發展加氣混凝土墻材。加氣混凝土墻材具備輕質、保溫隔熱性能好、利廢環保等優點,集墻體材料、保溫材料、裝飾材料于一體,是一種具有較高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綠色建材”。建筑節能新標準出臺后,相關數據表明,砌筑時使用保溫砂漿,框架結構采用加氣砌塊或墻板,應用加氣混凝土制品就能滿足節能65%的要求。北京市在2010年9月6日發布的《北京市推廣、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錄(2010年版)》,將加氣混凝土作為墻體材料的****推薦材料。
應用需求與節能環保政策兩項因素疊加為加氣混凝土制品市場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目前北京加氣混凝土制品市場供需失衡,供需缺口約100萬m3左右。
公安部消防局3月14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對外墻外保溫材料應用作出了緊急的臨時規定。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修改完善建筑防火規范標準。加氣混凝土耐火性能優良,屬于A級不燃材料,采用低密度加氣混凝土(03、04級)做保溫墻體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無疑是加氣混凝土制品企業的又一重大利好。
市場容量大,前景好,但要獲取市場份額并把市場優勢轉化為盈利能力,加氣混凝土制品企業還要邁幾道檻:
首先是價格因素。與其他輕質隔墻板相比,加氣混凝土制品不具備價格優勢,施工成墻價格高出普通水泥空心板、纖維板等隔墻板30%左右,大量占領巨大的住宅隔墻市場還需要客戶對性價比的全新認識和認可。另外,原材料、燃材料及動力購進價格上漲對加氣混凝土制品價格因素構成不利影響。
其次,加氣混凝土板材的生產、配套材料的提供以及專用工具的配備、安裝施工一體化、應用技術的研發與發展等要跟上客戶的應用需求。只有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再加上可靠的工程質量保證才能贏得客戶,做大市場。
較后,產品同質化、價格戰等惡劣的市場競爭態勢,迫使企業要準確定位市場,產品差異化經營,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及服務,以實現效益較大化。
“十二五”規劃將新材料列入發展重點,政府應該采取優惠稅收、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等多種手段,鼓勵新材料的研發推廣。“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擬提高到75%。大范圍使用保溫防火的新材料,不僅能保障生命財產安全,還能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目前,保溫防火新材料的推廣難度主要是在價格。因此,在禁用易燃保溫材料的同時,應該先行予以財政補貼,并采取適當政策傾斜,鼓勵加氣混凝土制品在內的新保溫材料規;a,逐步降低使用成本。
對于行業來說,加氣混凝土制品相關利益主體要吃透國家政策,準確判斷市場趨勢,抓住機遇,整合資源,盡快形成健康發展的集群效應;加快整體性的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及配套推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開發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促進品牌建設,加大社會和專業的認可度,搶占市場先機。
對于企業來說,市場定位十分重要。北京金隅加氣混凝土有限公司瞄準軌道交通城鐵、地鐵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專注于精品薄塊、保溫、隔熱、吸音、防火材料市場、鋼結構配套墻體市場等功能性產品。目前,公司正在著重發展外墻保溫砌塊,逐步占領外墻保溫市場,特別是高層建筑外墻保溫取代易燃保溫材料。
2005年,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師顧同曾先生曾在本報發表過題為《應大力研發和應用單一保溫墻體節能體系》的文章,力挺建設加氣混凝土外墻節能體系;2008年,顧先生又撰文再論,表示大力推廣應用加氣混凝土單一墻體節能體系的條件已經成熟。茲照錄顧同曾先生2008年專文中的一段文字作結,希望讀者來稿參與進一步討論。
顧同曾先生2008年專文的題目是《加氣混凝土單一保溫節能墻體體系的再議論》,文中結語說:“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加氣混凝土單一墻體材料節能體系并不是****的,它較適合應用于框架結構(包括部分短支剪力墻體系)以及低層和多層磚混結構的外墻;在嚴寒地區,特別是A區的應用雖有優勢,但不能簡單地僅靠增加墻厚來解決所有問題,還應補充其它措施,還有有關與加氣配套的構配件尚無標準和批量生產。隨著我國節能標準不斷提高,不少目前執行節能設計標準50%的地區,正準備提高標準,業內人士應面對由此帶來的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