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再生技術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當時,美國在二次大戰前和戰時所建的機場混凝土道面相繼達到和超過使用壽命,需要改建。因此,提出了舊道面混凝土的再利用問題。
利用舊路面混凝上有很多優點:
①可以解決廢棄混凝土堆場的不足;
②節省材料;
③節省能源;
④減少運輸費用等。70年代中期,道路路面混凝土的再生技術逐漸發展。
據美國聯邦公路局統計,美國現在已有超過 20個州在公路建設中采用再生水泥混凝土集料(RCA),26 個州允許將 RCA 作為基層材料;4個州允許將RCA作為底基層材料;將RCA應用于基層和底基層的28個州級機構中,有15個制定了關于 RCA 的規范。
目前舊路面水泥混凝土材料主要用于:
①作為水泥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料;
②貧混凝土基層、復合混凝土板的下層、水泥穩定處治基層;
③路肩的透水性混凝土;
④填土材料、鐵路道渣等。
利用舊混凝土塊作骨料澆筑的混凝上有如下特點:
①顆粒形狀較理想,扁平、細長的顆粒很少;
②和易性稍差,水泥用量需適當增加;
③吸水率高,比重小;
④為改善和易性,可利用天然砂作細骨料;
⑤抗凍融性比普通混凝上稍差;
⑥抗壓強度稍低于普通混凝土;
⑦抗折強度與抗壓強度之比增大,對路面有利;⑧40mm以下破碎后的骨料級配,5mm篩的通過率為20%~25%,0.074mm篩通過率為1%~2%。為避免離析現象,以10mm為界上下分級為好。
荷蘭代夫特理工大學著手進行了 RCA 研究 ,重點是研究無結合料基層中摻有 RCA 時 ,其特性與級配、混合料組成等因素的關系。
大量三軸試驗結果表明:
①若級配中細料含量大 ,則表現出較大的粘結力 ,粘結力也受養護時間、級配組成等因素的影響 ,而所有的影響因素中 ,壓實度對粘結力的影響較大;
②高 RCA 含量導致模量值的增大 ,養護時間也會對其產生一定影響 ,而較大的影響因素仍然是壓實度;
③抵抗****變形的能力主要受級配、壓實度、混合料組成等因素的影響 ,其中,壓實度產生的影響較大 ,混合料組成次之 ,級配影響較小。
俄羅斯 Osmangazi 大學的研究者著重研究了RCA 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以及新拌混凝土的特性。他們確定出隨 RCA 含量不同 ,彈性模量和韌度的變化。研究還發現 ,RCA 混凝土的的密實度表現出與普通混凝土相反的特性。RCA 混凝土的密實度是小于普通混凝土的。新拌 RCA 混凝土的和易性較低 ,這是由于 RCA 的高吸水性引起的。隨著 RCA 含量在混合料中的增大 ,RCA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都逐漸減小。
從20 世紀 80 年代末開始 ,澳大利亞墨爾本和悉尼等城市開始利用 RCA。目前 ,據估計悉尼每年有大概 40萬t舊混凝土被再生利用 ,墨爾本則每年有 35 萬 t。在格里菲思大學 ,研究人員把抗壓強度從 15~75 MPa 的舊混凝土破碎之后 ,重新組合成符合基層材料規范要求的級配。三軸試件在壓實后承受一天的重復荷載。試驗表明 ,舊混凝土的抗壓強度、RCA 中軟弱物質含量和 RCA 的片狀指數對回彈模量有重要影響 ,其中較重要的是破碎的結合料中軟弱物質和片狀物質含量。所有研究結果表明 ,只要生產出的 RCA 能始終滿足質量標準 ,則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基層或底基層材料。研究人員認為 RCA 的性能完全可以與用作基層材料的天然集料相媲美。與其他材料相比 ,良好級配的 RCA在較低的偏應力下甚至有更高的回彈模量。這是由于RCA 混合料中有未水化的水泥的原因。研究還發現 ,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混合料中軟弱物質含量對回彈模量和****變形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