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塊設備生產線的濕熱養護主要有三種方法:
1.天然大氣壓下的常壓養護(溫度70-1000度)。
2.高壓下的燕壓養護(溫度175以上)。
3.電熱養護—接觸法或紅外線養護。
雖然常壓養護與蒸壓養護的濕熱處理條件原則上有所不同,但這兩種方法都可將濕熱處理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混凝土升溫到熱介質的溫度,較高溫度下恒溫養護降溫冷卻。
加氣塊設備制品的冷卻階段:在排除蒸汽的階段,混凝土表面溫度及共含水率開始下降。在蒸壓養護時,加氣塊設備氣孔和毛細孔內的水分是過熱的,制品整個體積內發生水的沸騰,水急劇蒸發達7%-8%。蒸發時產生的蒸汽流在混凝土內外壓力差作用下,順著多孔結構的氣孔和毛細孔移動,如果膠結料強度不夠的話,就會破壞結構,產生裂縫。對于加氣塊設備來講,較好的方法屬蒸壓養護,因為混凝土的蒸壓養護與常壓養護、電熱養護相比優點甚多。
1.可以廣泛利用各種地方資源(廢渣、粉煤灰、砂),部分或全部用其代替水泥。
2.蒸壓養護的混凝土,抗凍性和抗裂性可以提高。
3.當混凝土強度要求不變時,蒸壓法可以節約水泥30-50%,并利用低標號水泥。
4.制品的生產工藝并不復雜化而濕熱養護時間卻可縮短許多,直至10-12小時。
因此,控制蒸壓釜中的排汽速度,是保證制得無缺陷混凝土結構的重要條件。待蒸汽壓力降到天然大氣壓力(溫度降到100度,制品的冷卻由于與介質發生對流熱交換和部分水分繼續蒸發(達3-5%)而漸趨平穩。這個過程與制品在常壓養護室中的冷卻過程相同。
加氣塊設備對于物理現象特別敏感,因為這種混凝土的強度指標較低,導熱系數較普通混凝土為小。提高加氣塊在常壓養護室中的硬化,其方法提高混凝膠結料主要組分和細骨料(廢清和粉煤灰)的細度,或每立方米混凝上中摻人50-75公斤的硅酸鹽水泥,這就可以使蒸養制得的少熱料加氣塊設備強度與蒸壓制得的無熟料加氣塊設備的強度相等,而容重也不相上下。